
蘋果推出第一代 iPad 時曾說,這款產品的特色在於它只有一塊多點觸控螢幕,其他就沒了。對使用者來說,所有的內容因此都包括在一塊螢幕,而且拿在手裡。幾年發展後,iPad 的款式就跟當初的 iPod 一樣愈來愈多元,甚至有點眼花撩亂。而蘋果回應產品區隔的方式也出乎意料單純:回到當初設計 iPad 的理由,一塊完整的螢幕體驗。
今年 3 月,蘋果發表了 9.7 吋的 iPad Pro。也許是為了避免產品失焦,這款新品的類別和原本 12.9 吋 iPad Pro 放在一起,僅僅在底下加註了「9.7」。不過多了玫瑰金新色的這台 iPad Pro,其實才是蘋果目前真正最先進的平板電腦,理由除了更好的相機規格,根本的原因還是 9.7 吋 iPad Pro 搭載了差不多是行動裝置領域最好的螢幕。
根據 DisplayMate 的評測,這塊新的螢幕是全球第一款支援兩種色域標準的平板,包括幾乎含蓋所有自然色的 DCI-P3 標準(通常用在 4K 電視以及數位電影院),以及傳統的 sRGB / Rec.709 標準(一種幾乎被用在所有影像相關領域的標準,包括電腦、照片、數位相機、電視)。在這兩種標準的支援下,iPad Pro 也創造了史上最精準的色彩校正(1.35 JNCD),同時還可以自動在兩種色域標準中切換,避免過度飽和的色調(不過,正如蘋果的風格,想手動切換這兩個標準不行的,只能由 iPad 自己判斷)。
除了突出的色彩校準,藉由新的抗反射塗層,iPad Pro 也擁有有史以來最低的反射率,只會反射 1.7 % 的周邊光線,可以大幅降低周圍光線在閱讀時的干擾(尤其在強光的時候)。這款螢幕亦能偵測周圍光線,讓 iPad 螢幕像白紙一樣,能夠自然地帶出周邊色調,例如在咖啡店昏黃的燈光下使用時,iPad Pro 就會自動調低螢幕亮度,並且將螢幕光線轉成偏暖偏黃(雖然這項稱作 True Tone 的技術在 DisplayMate 眼中還有待加強,效果不夠明顯)。
總之,目前 iPad Pro 9.7 吋的螢幕已經打破了行動裝置 LCD 螢幕史的多項記錄,包括雙色域標準(可切換)、最低反射率(1.7 %)、最大亮度上限(511 nits)、強光下的最高對比度(301),以及顏色不失真下的最大可視角度(皆小於 2.0 JNCD)。有趣的是,除了 True Tone 以外,蘋果對這些突破全都低調得很,反而在行銷上更強調 iPad Pro 如何能取代電腦。
(首圖來源:Apple 官方網站)
David.H
更多關於 David.H 的文章 (所有文章)
- 母親節將至,2016 年台灣當季手機購買建議 - 2016-04-29
- Intel 計劃用 USB Type-C 取代傳統 3.5mm 耳機孔 - 2016-04-29
- 任天堂將移植《聖火降魔錄》與《動物之森》到手機平台 - 2016-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