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經過一小段時間的公開測試後,亞馬遜(Amazon)中國今(23)日正式上線了電子書借閱服務 Kindle Unlimited。
所謂 「借閱」,就是說使用者無需購買電子書,只需要交每月會費,即可完整閱讀「借出」的電子書。
中國使用者月費為人民幣 12 元,首次試用時使用者能以人民幣 0.1 元的價格來體驗試用該項服務,試用期限為 7 天。目前 Kindle 電子書店中可供借閱的書籍有 40,000 多本中文電子書和 3,500 多本英文進口書。選品上,書店中也不乏暢銷書。
使用該服務時,使用者每月從書庫資源中借閱的總量將不受限制,但每個用戶的帳號中能借入 10 本書,如需借閱更多書籍,需要手動從帳號中操作「還書」。這意味著使用者想借閱第 11 本書時,需要將帳號中借滿的十本書中挑選一本歸還。
早在 2014 年 7 月,亞馬遜曾率先在美國推出 Kindle Unlimited 服務,使用者每月需支付 9.99 美元,可訂閱亞馬遜上多達 60 多萬部的電子書以及近 2,000 部的有聲書籍,該訂閱服務適用於所有 Kindle 裝置以及 iOS 和 Android 版的 Kindle App。截止目前,亞馬遜已在 10 個國家推出該項服務,累計數百萬付費會員。
隨著可供「借閱」的書籍數量增加,可以預計該項服務將更加吸引消費者。而對於喜歡閱讀的使用者來說,Kindle 的借閱服務給他們提供了另一種選擇:是要購買電子書呢,還是估算一定時間內借幾本書看完更加划算?借閱服務看電子書的一個好處是使用者能夠完整看到書籍全部內容,從而判斷書籍與自己是否合適。而過去,使用者在購買完整電子書前,只能閱讀目錄和少量試讀章節。
在商業模式上,拉長時間段來看,這種包月服務能得以運轉的條件是使用者借書的會費總額能夠覆蓋亞馬遜向出版社分成的成本,同時對參與其中的出版社的紙書銷售影響不大。我們可以拿健身房的商業模式來對照著看電子書借閱的模式。
健身房也是會員制,付費包年不限量使用。然而運動健身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堅持下去的,大量付費的消費者只是鍛鍊了一段時間就再也不去了,付出的成本其實並沒有掙回來,只有少數消費者的回報是大於投入的成本。從整個健身房的消費群來看,實際上是大量使用者(筆者稱之為「天使用戶」)補貼了少數頻繁使用的人,同時還能有剩餘價值,這使得健身房商業上持續運轉。在閱讀方面,我們也存在類似的惰性,而如果定價模型無誤的話,亞馬遜電子書借閱會產生類似健身房的盈利效應。
目前參與 Kindle Unlimited 服務的出版社有中信出版社、北京磨鐵數盟、機械工業出版社、博集天卷、湛廬文化、天津博集等等。
對消費者和使用者來說,有這樣的服務提供時,我們最終能看完多少書,獲得多少收穫才是核心問題。畢竟,買了不等於能看完和吸收。在紙本書時代,很多人也有「囤書症」,買了一書架的書看完的卻寥寥無幾。但至少,相對於書要買了才能看,有了這種服務,我們多多少少還是會多看一點書的。過去,在已推出該服務的 10 個國家,都看到了這種成效。
延伸閱讀:
- 中國版 Kindle Unlimited 悄悄上線,亞馬遜 4 萬多本電子書任你讀
- Kindle Unlimited 訂閱服務定價太低,遭獨立作家抵制
- Amazon 發表第三代 Kindle Paperwhite 電子書,畫質媲美 Voyage
36Kr
更多關於 36Kr 的文章 (所有文章)
- 不看臉只憑聲音?《Rolltape》App 主打社群語音通訊 - 2016-04-26
- 穿戴式硬體商 Zepp 發表足球感測器,搭配《北看台》錄製業餘比賽 - 2016-04-21
- YouTube 推全景直播服務,Coachella 音樂節上首次亮相 - 2016-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