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范兒》在 CP+ 2016(日本國際攝影器材與影像展覽會)前瞻預告中提及到,Sony 可能在展會期間推出一款長焦型數位相機。
而這款新機終於浮出了水面,但它並不是採用「類單反」造型的 HX400 的後繼產品,而是一款追求易攜的長焦距名片型相機 DSC-HX80。
▲ DSC-HX80(Source:Sony)
另外,Sony 也帶來了支援 2.4GHz 無線引閃技術的離機閃光燈系統 FA-WRC1 控制器和 FA-WRR1 接收器,以補完 Sony 其新 Mi 熱靴上閃光系統的不足。
▲ FA-WRC1M & FA-WRR1(Source:Sony)
根據 PetalPixel 的報導,Sony 發表了這兩款新品後,對外公開其造型以及詳細的規格:
DSC-HX80 長焦名片型數位相機
- 比 DSC-HX90V 更小的體積
- 30 倍光學變焦蔡司(Zeiss)Vario-Sonnar T* 鏡頭
- 1820 萬像素 Exmoor R CMOS 感測器,BIONZ 影像處理器
- 彈出式 OLED Tru-Finder 電子取景器,搭配 180° 可翻轉 921k 點液晶螢幕
- 支援 1080p、XAVC S 格式影片錄製,附帶光學防震技術
- 支援 Wi-Fi 和 NFC 連結技術,可透過 App《Playmemories Mobile》實現影像傳輸等功能
- 預計於今年(2016)4 月發售,售價為 350 美元
從官方公佈的消息看來,這款 DSC-HX80 最主要的更新亮點在於其體積。比 DSC-HX90V 更小的體積,讓它再奪取「全球最小的支援 30 倍光學變焦相機」的稱號。
至於其他規格基本上和 DSC-HX90V 相似,沒有過多的亮點。曾經在 DSC-HX60 上「曇花一現」的熱靴也沒有回歸,整體的發展風格與「黑卡」RX 系列類似。
▲ DSC-HX80(Source:Sony)
相信 Sony 對此的判斷是,DSC-HX80 面對的需求較為簡單的入門級使用者,易攜和電子取景器帶來的方便或許比熱靴來得更加重要。
離機閃光系統 FA-WRC1M 控制器和 FA-WRR1 接收器
- 最大範圍為 30 m(98 呎)
- 1 / 250 秒閃光高速同步
- 可實現 15 個獨立閃單元分配到五個不同的群體
- 支援連續閃爍曝光、有自動或手動模式
相較於更新如「隔靴搔癢」的 DSC-HX80,這個離機閃光系統對於堅持「只用官方附件」的攝影者來說的確是個好消息。
Mi 熱靴自 Sony NEX-6 後就開始使用,但在當時能夠與之搭配的閃光燈、引閃器並不多。
官方閃光燈有兩支,當時能夠與「微單」機身體積相匹配的副廠閃光燈也只有日清 Nissin i40 和美茲(Metz )52AF-1 以及 44AF-1 等數款的閃燈(當然,現在後續跟進的有很多,如永諾(Yongnuo)等),而引閃系統,更是只有副廠在做。這些攝影系統上的空缺,也是除了鏡頭不足以外,不少專業攝影師不選擇 Sony α7 系列的原因之一。
Sony 本次推出這款產品,某種程度上是補完了「Mi 熱靴口」在官方引閃裝置上的空缺,或者也是對這些有官方情結的使用者帶來一些信心吧。
不過,這個補完遠不如之前「G-Master」系列鏡頭的效果來得明顯。
畢竟,副廠的引閃目前已經變成一個非常系統化、完整化的世界,功能與搭配已經很完善了。同時,採用非官方引閃會比鏡頭轉接的損失來得要更小,使用者即便用非官方引閃時也不會感覺到明顯的差異,所以官方在操作上的優勢也不會明顯。
所以,官方相機廠商(不僅是 Sony,之前發表支援無線新閃燈的 Nikon 和 Canon 也是)現在再介入,能挖到的好處其實並不多。Sony 這次的新品舉動,也只是一個簡單的補完而已。
- Sony HX80: A Compact Camera with a 30x Zoom and a Retractable EVF | PetalPixel
- Sony to Launch a Wireless Flash Control System Of Its Own | PetalPixel
延伸閱讀:
- 超輕巧!旅遊自拍機 Sony DSC-HX90V / WX500 登台
- Sony 發表 APS-C 無反 α6300,相位對焦點大增至 425 點
- Sony 發表 RX1 RII 全片幅,高畫質易攜 DC 規格接近專業單眼
愛范兒
更多關於 愛范兒 的文章 (所有文章)
- 三星準備打造 VR 一體機,認為未來應該是全像影像互動 - 2016-04-28
- 三星 Gear Fit 2 智慧手環/藍牙耳機 IconX 實機照曝光 - 2016-04-27
- 微軟 Surface Phone 傳超強規格,8G RAM 驍龍 830 搭雲端服務 - 2016-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