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介紹過的眼鏡 Meta 2 如約而至,其售價為 949 美元,相較於微軟 Hololens 的 3,000 美元低了不少。現已可以在其官網看到產品的詳細介紹及預購連結,官方稱 2016 年第三季即可發貨。
如果您沒有聽說過 Meta 2,可以查看這篇文章《全像影像、手勢操控不遙遠,Meta 2 擴增實境眼鏡登場 TED》。簡而言之,當您佩戴這副眼鏡時,既可以看到現實世界,又能看到堆疊在現實環境中的虛擬全像影像(Holography),同時您還能透過手和影像發生互動。
(Source:Meta on YouTube)
Meta 2 的規格及配備如下:
- FOV 達到 90°。
- 包含 Meta 2 SDK。
- 解析度達到 2K 等級(2560 x 1440)。
- 4 個近耳的揚聲音響系統。
- 支持裸手抓取、位置追蹤。
- 720p 前置鏡頭。
- Meta 自帶作業系統。
不過它需要用線連接搭載 Win 8 或 Win 10 的電腦才能使用,產品提供 9 呎的電線用於傳輸影音、數據、電源,介面支援 HDMI Version 1.4b 或 DisplayPort。
▲ 小 FOV 和 90° FOV 對照。(Source:Meta on YouTube)
Meta 2 的鏡片方案需要螢幕本身的面積較大,經過一個曲面半反射螢幕反射到眼球,隨之可以獲得一定視角擴充,從而達到 90° 的視野範圍(FOV),對照而言三星 Gear VR 的 FOV 是 98°(但它可是 VR)。使用者在使用 Meta 2 時可以佩戴原有的眼鏡,鏡片內有足夠大的空間。它的 sensor 可以對人的手勢進行追蹤,從各種演示上來看,能夠做到抓取、拖拽並移動全像影像,官方稱追蹤功能同樣支援手之外的物體,比如用一支筆來在空中操作。
之前提到過 Meta 2 目前的一大應用是辦公,它可以直接執行 Windows App,目前支援的軟體有微軟 Office、Adobe Creative Suite 和 Spotify,官方稱今年晚些時候還將支援 Mac 系統。
體驗者可以同時打開幾個 App 來回切換,就像面前有多個螢幕一樣。此外,當您摘掉眼鏡時,辦公 App 會自動儲存,再次佩戴後仍然可以找到之前的內容。
當然,它也提供了開發者套件,開發者可以透過 Unity 和 C# 來建立相關內容。官方提供的 SDK 包括 SLAM 演算法、手勢辨識演算法、Occlusion(遮擋)演算法、neurointerface(一種神經網路連接方式)設計指南、Demo 範例程式碼、App、文件和技術支援。
注意到 Meta 2 的介紹中提到了神經網路驅動介面設計,也就是透過大腦來連接、操作並分享數位資訊,該技術被稱為 The Neural Path of Least Resistance(最小阻力神經管道)。當然,這個看看就行了。
附 Meta 2 的官方宣傳影片:
(Source:Meta on YouTube)
延伸閱讀:
- 全像影像、手勢操控不遙遠,Meta 2 擴增實境眼鏡登場 TED
- 「超越 Google Glass」Meta 新款 AR 眼鏡將於 TED 2016 發表
- AR 眼鏡手勢辨識功能,Meta 挑戰 HoloLens 法寶?
36Kr
更多關於 36Kr 的文章 (所有文章)
- 不看臉只憑聲音?《Rolltape》App 主打社群語音通訊 - 2016-04-26
- 穿戴式硬體商 Zepp 發表足球感測器,搭配《北看台》錄製業餘比賽 - 2016-04-21
- YouTube 推全景直播服務,Coachella 音樂節上首次亮相 - 2016-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