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像影像、手勢操控不遙遠,Meta 2 擴增實境眼鏡登場 TED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6 年 02 月 18 日 | 分類 穿戴式裝置 , 遊戲主機 , 電子娛樂
meta-meron-gribetz-ted-2016-part-img-top

2015 年初獲得 2,300 萬美元 A 輪融資之後沉寂多時的 Meta,終於在今(18)日的 TED 2016 上展示了其第二代擴增實境(AR)眼鏡 Meta 2,從現場拍攝的影片來看,可圈可點之處不少。



據《36Kr》了解,Meta 2 的 FOV 達到 95°,遠遠大於其競品微軟(Microsoft)Hololens。前方體驗過產品的同事表示「裸手抓取、點擊控制毫無壓力」,且解析度達到 2K 水準。

前幾日知名科技部落客 Robert Scoble 在其 Facebook 中稱,「我認為 Meta 的演示(Demo)是自蘋果麥金塔電腦(Macintosh)以來最有趣的。過幾天大家將會看到的 TED 影片,根本無法感受到戴上頭顯後眼前影像的清晰明亮」。而今天我們終於能從現場演示中一窺究竟了。

meta-2-augmented-reality-headset-demo-at-ted-2016-first-look-maxresdefault-part

Meta 2 的外觀略顯龐大、沉重,有一點像 Hololens,Meta 的執行長 Meron Gribetz 戴著它站在 TED 2016 的舞台上向觀眾演示了多個範例,並透過現場大螢幕讓眾人有所直觀感受。可以先看一下我們在 YouTube 上找到的一個現場錄影,正式的演示影片要到 3 月 2 日才能發表,屆時將會公布更加全面的資訊。

Gribetz 在演講中提到,「如今的電腦已經強大到讓我們意識不到它其實有多麼糟糕,電腦的未來絕不侷限在一個螢幕裡。它應當無處不在,就在你我身體的內部……您的身體就是一個 OS,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作業系統。」

在他的演示範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全像(Holography)的人類投影與其對話,並把一個全像大腦模型投影遞給了 Gribetz,後者用手將其抓到身前。面前展示的汽車 3D 模型可以直接用手來推動其旋轉。

meta-2-augmented-reality-headset-demo-at-ted-2016-first-look-1-part
meta-2-augmented-reality-headset-demo-at-ted-2016-first-look-2-part
meta-2-augmented-reality-headset-demo-at-ted-2016-first-look-3-part

看起來有點像火紅到無邊無境的 Magic Leap,但後者至今沒有對外展示過演示,Meta 無疑讓我們眼見為憑的看到了 AR 技術是如何讓人在現實世界中完成數位資訊互動的。

Meta 2 能否在各種照明條件下成像、快速移動中的追蹤技術如何,以及功耗、易攜程度等細節資訊暫時還未透露。不過可確定的是,95° 的 FOV 可以讓影像更大更逼真,這種方案需要屏螢幕本身的面積較大,經過一個曲面半反射螢幕反射到眼球,可以獲得一定視角擴充,和《36Kr》之前報導的 SEER 技術類似(不過其在 Kickstarter 上群眾募資了一年後仍然沒有發貨)。此外,2K 清晰度的情況下沒有看到明顯停頓,也意味著其 CV 運算能力達到了一定水準。

現場錄製影片如下:

(Source:MS Hololens on YouTube)

Meta 正試圖改變其原本「高階、大氣、上檔次」的品牌定位,轉而以更加親民的態度示人。比如之前一直稱自己的產品叫「太空眼鏡」,而現在改成了「Meta Vison」(Meta 視覺),Logo 也換成了襯線草書字型。不過就像 Scoble 說的,該產品其實離一般使用者還很遠,也許是 3 到 6 年、也許更遠。我們只能等待其從面對企業端(2B)到面對企業和消費端(2B2C),再慢慢的面對消費者端(C 端)的使用者。

Meta 公司已有將近 100 人,其智慧型眼鏡的應用主要在 2B 的辦公場景上,比如之前為創作 3D 影像的設計師打造的應用。有趣的是,Gribetz 在現場還給出了承諾,到明(2016)年時該公司的員工將棄用現在的電腦,轉而使用自家的頭顯工作。

擴增實境無疑是更自然的資訊互動方式,在我們可視的空間內隨時隨地操作電腦,而不用再彎腰駝背地坐在發光螢幕前像個囚徒。

(本文由 36Kr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Meta

延伸閱讀: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分享和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36Kr

36氪(36Kr.com)是中國領先的科技新媒體,報導最新的網路科技新聞以及最有潛力的網路創業企業。36氪的目標是,通過對網路行業及最新創業企業的關注,為中文網際網路讀者提供一個最佳的瞭解網路產業當下與未來的科技媒體。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