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 2015 年:那些讓人眼前一亮的 App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5 年 12 月 23 日 | 分類 APP , 網路 , 軟體、系統
top-20-apps-of-2015-next-36kr-part-img-top

這篇文章來自筆者在中國知乎上的回答〈2015 年國內外有什麼讓人眼前一亮的 App?〉。



這裡對「眼前一亮」的標準界定是:

  • 2015 年新上架或更新的 App。
  • 解決了從未有過的需求或發現了新需求。
  • 產品形態上有所創新。
  • 有一定的影響力,而且不是曇花一現。

 

在說 2015 年之前,不如讓我們先回顧一下 2014 年。

2014 年筆者曾參與評選過一系列榜單,具有前瞻性與形態創新是其中考慮的重要標準之一。回過頭來再看,這個榜單上最讓我覺得「眼前一亮」的是《Paper》、《Ping》與《Dispatch》,他們都曾在去年引起了不少討論。其中《Ping》的理念與形態,在今(2015)年被中國的即刻成功複製,甚至做得更好,周圍也有不少朋友認為即刻是今年讓他們眼前一亮的產品。

每年中出現的讓人「眼前一亮」的 App,可以說一定程度上也與每年系統更新的新功能有關,比如《Clips》利用了通知中心可顯示第三方應用程式附帶的 Widget(小工具),《Sunrise》甚至直接把日曆整合在第三方鍵盤中,這些都是 iOS 8 帶來的新功能。

而 iOS 9 又有什麼獨特的新功能呢,除了字型上的變化、對於內建 App 與基礎功能的一系列升級之外,留給第三方的可能就只有《Split View》了,至於硬體上的變化:3D Touch 與 iPad Pro,可能等到明年才會優秀的開發者在這兩點上發力。

於是,筆者大概羅列了 20 個讓自己覺得眼前一亮,而且印象深刻的 App:

1.《Paper》

排名沒有先後之分,至於為什麼要先說《Paper》,大概是因為 9 月份 Georg Petschnigg 到北京開發表會的時候,給筆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 Paper 3.0 之前,我們通常認為它是用來畫畫的,或施展藝術工作者的創意。

Paper 3.0 今年最重大的更新就是推出了 iPhone 版本,也讓我對它有了全新的認識。Paper for iPhone 重新設計了介面,定義了一系列基礎操作,現在用它可以做筆記、列清單,給照片和截圖增加標記,繪製簡單的圖表或心智圖。聽上去似乎不再是原來的那個《Paper》,但卻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Paper」。

paper-app-scr-20151221-36kr

 

還記得當時 Georg 講了很多它為什麼要做出這些功能,他是一個非常具有工匠精神的人。《Paper》的這些新功能也具有前瞻性,將創作與效率真正結合在一起,當然放在 iPad Pro 上也會變得非常有意思。

 

2.《Spark》

要在今年評一款最佳電子郵件 App,《Spark》的支持率一定不少,成熟、友好與設計優秀,幾乎滿足了筆者心中對於一款 Email 客戶端的所有要求。

簡單的說幾個點,除了電子郵件取消機制、深度整合日曆、完整的簽名系統以及第三方服務之外,《Spark》結合了類似 Inbox 的電子郵件智慧歸類功能,繼承了 Mailbox 的滑動手勢,還可以看到源自 Path 的經典弧形選單,有趣的是,《Spark》甚至還引用了 Gmail 網頁版裡將草稿暫時縮放於介面底部的設計。

spark-app-scr-20151221-36kr

 

可以說《Spark》幾乎是集百家所長,將其深度融合,帶給重度電子郵件使用者無盡的快感,Readdle 也在近期表示開始了 iPad 與 Mac 版本的測試,很快就能覆蓋三個平台上的使用者。

 

3.《Telegram》

《Wechat》、《Whatsapp》,或是《Messenger》,他們都是先行者,而《Telegram》則是後來者。還記得《Telegram》那天正好是 Wechat 在朋友圈投放了第一則廣告,而《Telegram》則主打安全與純淨。

telegram-app-scr-20151221-36kr

 

《Telegram》來自俄羅斯最大的社交網路服務 VKontakte 創辦者 Pavel Durov 的非營利專案,客戶端基於 FOSS(自由及開放原始碼軟體),這也是它在日後越來越與傳統 IM App 不一樣的出發點。

除了聊天體驗極佳:私密聊天模式、超過 1,000 人的群組以及公告板等設定,《Telegram》還延展出很多有意思的功能,例如最近推出的類似訂閱 RSS 的 Channel、聊天功能中的針對性回覆引用、第三方服務介面等,讓它與傳統 IM 軟體相比更加的開放,不過可以看到最近各家也在朝著開放與平台化的方向發展。

 

4.《Due 2》

同樣是在今年進行了重大更新的 Due 2,它讓「提醒」的效率再次獲得了巨大的提升,簡單得來說,就是一個字 :「非常快」。

due-2-app-scr-20151221

 

Due 在設計之初就考慮了 URL Scheme 以及 x-callback-url 在處理任務上的支援,開發者在一年多之後更新的 2.0 版本,讓這個強大的效率工具變得更「親民」,這是一個好的方向,我們也可以看到這一年中越來越多的效率工具變得愈加完美。

Due 適合一切繁雜瑣事,透過全新的滑動手勢、自然語義輸入、可客製化功能來完成所有提醒操作,大大減少時間上的成本。2.0 版本中也加入了後台同步功能,使其在多裝置中可以無縫使用,這對於一個處理任務的工具來說很重要。

所以說 Due 是將 Reminder 做到極致的 App 也不為過,它幾乎是筆者離不開的一個工具。

5.《Hydra》

iOS 上有不少「黑科技」的應用, Hydra 算是 2015 年的一枝新秀,它可以讓 800 萬像素的 iPhone 6 拍出 3,200 萬像素的照片,以及給低光環境與高動態範圍帶來極大的提升。

hydra-app-scr-20151221-36kr

 

Hydra 透過連續拍攝 20 – 50 張照片來達到更完美的高解析度、微距以及 HDR 照片,而 iPhone 自帶的 HDR 模式則僅是通過三張不同曝光程度的照片來合成。Hydra 的高解析度技術,是透過分析照片之間因為相機微小移動而丟失的資訊,從而生成一張具有更多細節的照片,這一技術帶來的效果,著實讓人眼前一亮。

 

6.《Moleskine Timepage》

這是一個小眾、但很有趣的 App,因為它高度借鑑了紙質行程筆記本的概念(義大利品牌 Moleskine 筆記本的經典款之一)。

moleskine-timepage-app-scr-20151221

 

從 Moleskine Timepage 這個命名上也能看出,它將日程、天氣與筆記本很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採用連續滾動式的日曆呈現,右滑展開天氣,點擊進入日程管理,與一般的日曆 app 邏輯很不一樣,有一種很棒的沉浸體驗感,而這種將實物的質感轉移到扁平化設計上的方向,個人覺得會是日後的一大趨勢。

 

7.《一覽》

筆者想,如果要選一個中國 App,那麼《一覽》應該值得一說。因為越多使用越會覺得,它不單單只是一個內容消費的產品,「應用程式內搜尋」或者「行動端入口」可能才是它的野心。

yi-lan-app-scr-20151221-36kr

 

《一覽》的模式可能是之前未曾見過的,它不斷把更多的 App 內容抽出來,用一種刷 Feed 時間流的方式聚合在一起,當它們聚集在一起之後,就可以開始做 App 分發了,這也是《豌豆莢》的看家本領,它可能會成為一種未來應用程式商店的新形態。

 

8.《PAUSE》

可以說是《紀念碑谷》將遊戲與醫療結合在一起的嘗試,透過呼吸與冥想來幫助人們放鬆心情、緩解壓力。

這也是 ustwo 最近一年來一直在探索的領域,比如之前與 Thriveport 共同開發的《Moodnotes》。《PAUSE》沒有任何劇情,完全透過移動手指與背景音樂提示來進入狀態。

pause-app-scr-20151221

 

深藍色墨水在手機螢幕上散開,隨著指尖滑動而游弋,當它變得越來越充盈,直到充滿螢幕。這時,請閉上眼睛,感受耳邊來自花蟲鳥獸的聲音,手指像一塊磁鐵般慢慢在螢幕上移動,而內心則漸漸變得空靈。

 

9.《Meerkat》

2015 年還有什麼特別的社交產品?從 SXSW(西南偏南大會)上的《Meerkat》開始、到《Perisope》、再到後來的《17》,影音直播類 App 開始爆紅網路。

它們都有一個相似的地方,就是使用者使用的門檻很低,透過簡單點擊就可以開始直播影音,影片只能即時線上觀看,使用者可以按讚或轉發。

meerkat-app-scr-20151221

 

可以說隨著 Meerkat 開始,影音直播在社交媒體中的位置與前景變得越來越明朗,很多人形容它是「下一代的 Twitter」,我覺得沒錯,尤其是等到某天虛擬實境(VR)普及之後。

 

10.《ZEEEN》

同樣是一款小眾產品,也許您沒聽過,但是在 Dribbble 社群可是引起了不小的反響,作為一款設計師社群的第三方客戶端,《Zeeen》有兩個設計很有趣的地方。

zeeen-app-scr-20151221

 

首先是卡片式風格,雖然應該不是第一個採用圓角卡片(甚至連最底層的頁面也是圓角)的設計風格,不過非常蠻貼合 Dribbble 的社群(籃球)文化。

接下來才是最妙的地方,《Zeeen》透過一套算法,當使用者在查看不同風格作品的時候,自動將頁面的字體、背景色與作品的色調搭配,彷彿將作品融為一體,非常精妙。

 

11.《Wildcard》

還記得《Circa》嗎?對,就是那個透過碎片化資訊來呈現新聞故事的 App,曾經一度被大家看好,但是最後仍難逃「新聞不賺錢」的命。

wildcard-app-scr-20151221-36kr

 

而相較於與傳統的文字敘述,《Wildcard》更希望能透過新媒體的多個角度去瞭解一個新聞事件,《Wildcard》同樣也是透過卡片,組成一個新聞故事。

這些卡片裡,有不同媒體的報導,有新聞圖片和影片,甚至還有來自 Twitter 使用者的發言;同時《Wildcard》的設計也非常流暢,卡片滾動與彈出的效果讓人喜悅。前不久還聽聞到《Circa》宣布不久後即將回歸的消息,也許新一代聚合型新聞客戶端的風潮又將來臨。

 

12.《VOX Player》

今年筆者很喜歡的兩個音樂播放器,一個是《Cover Play》,不過更多出於個人對於封面的癖好,而另一個則是《VOX》: 近年來難得的一款功能強大的音樂播放器,不僅在互動上採用了大量的向下拉的手勢,也在行動儲存上帶來了新的突破。

vox-player-app-scr-20151221

 

新的突破在於 Loop,《VOX》推出的一個雲端儲存服務。Loop 提供了一個無限制的空間,可以隨時隨地在 iPhone 與 Mac 之間同步歌曲,不僅如此,它還不會損失一丁點音質,就像是為您而客製化的私人電台,對於很多硬蕊龐克(Hardcore)使用者,簡直就是難以抵抗的誘惑。

 

13.《Enlight》

大而全好還是小而精好?自古兩難全,直到有了《Enlight》。

用《VSCO》調色,接著《Snapseed》精修,再用《SKRWT》、《Facetune》、《Color Splash》、《黃油相機》等進行更細分的處理,這是筆者平時修片時的選擇,而現在《Enlight》就可以同時做到這一切。

enlight-app-scr-20151221

 

《Enlight》做到了在複雜功能操作間的連續性與流暢感,這得益於它採用了多層級的設計,從底部直接選取照片,右側喚出隱藏工具欄,簡單的互動即可完成大部分操作,並且還將蒙版工具與重調功能置入在了許多處理環節,蘋果 App Store 也將它列為了 2015 年度精選最佳 App 。

 

14.《MacID》

Mac OS X 與 iOS 正在變得越來越接近。基於兩者之間的連續性(Continuity),開發者們搞出了很多好玩的東西,透過手機給 MacBook 解鎖就是其中之一,例如《Near Lock》、《Kncok》(它的宣傳廣告特別好玩),以及《MacID》。

macid-app-scr-20151221

 

半年多下來,個人覺得《MacID》正在走向一個更成熟的方向,起初筆者讓它來用 iPhone 6 的 Touch ID 來解鎖電腦,現在不僅是手機,Apple Watch 和觸控板的 Tap to Unlock 模式讓解鎖電腦這件事情變得非常方便。

在最近幾個版本迭代下來,《MacID》相較於最初的功能有了很大的變化,不再只是解鎖而已 : 現在還可以透過它來同步剪貼簿,透過判斷藍牙訊號強度自動喚醒、鎖定電腦,《MacID》真是充分利用了裝置之間的連續性。

 

15.《聚爆》(Implosion)

個人認為如果要盤點 App,一定也不要讓遊戲缺席,於是筆者在文章的後半段選擇了 6 個遊戲,因為自己覺得 2015 年是手機遊戲的走向成熟的一年。無論是瘋狂捲錢的《部落衝突》(Clash of Clans),還是前不久將 MOBA 放到手機上的《最終榮耀》(Vainglory),個人認為都是非常成功的案例。

而《Implosion》(中文名為《聚爆》)則有著另一個野心,那就是將主機級別遊戲搬到行動平台上,並且它做到了。雷亞(Rayark)這個來自台灣的遊戲開發商,還曾推出過《Cytus》和《Deemo》這兩個被大家所熟悉的音樂遊戲,第一次製作 ARPG 遊戲就將手機遊戲推向了一個新高度。

rayark-implosion-scr-20151221

 

當時筆者曾參與策劃了一次線上沙龍,有幸與《Implosion》主創團隊「近距離接觸」,瞭解這個在畫面音樂、劇情故事以及遊戲性都高出同類一截的遊戲背後的故事。

首先《Implosion》有一個完整的世界觀設定和劇情線,Rayark 注重遊戲劇情的「好習慣」從《Deemo》就開始了。然後在遊戲性上《Implosion》採用左右虛擬搖桿,但在節奏感上下了很多功夫,會讓人覺得出招、連擊的動作非常流暢,這或許與製作音遊的有異曲同工之妙,這種以前只在 PlayStation 上有過的體驗,個人還是第一次在手機上感受到。

 

16.《Space Marshals》

iOS 上的遊戲太多太多,可能稱得上是「神作」的卻少之又少。個人很喜歡那些有著豐富劇情、精緻畫面和遊戲性極佳的遊戲,每每遇到一部這樣的「神作」都讓筆者興奮不已。

《Space Marshals》就是這樣的一款遊戲,來自知名遊戲開發商 Pixelbite。這是一款帶有「潛行」元素的 RPG 射擊類遊戲,同樣也是雙搖桿操作,按住並滑動來瞄準敵人,鬆開射擊,流暢度上也體驗極佳。

space-marshals-app-scr-20151221

 

除了行動端上「前所未有」的流暢性,畫面與音效也是讓它非常成功的一點,場景內物體的動態陰影效果、色彩渲染,甚至爆炸粒子效果,都很出色,設計者選擇的 45 度俯視視角也很有意思。

總之筆者當時為了收集游戲裡的所有道具,真是幾天幾夜樂此不疲。

 

17.《Horizon Chase》

2015 年有很多老牌遊戲工作室在行動端上開始發力了,正如 Aquiris 前不久推出的賽車遊戲 Horizon Chase,又是一個讓人玩起來就停不下的遊戲。

《Horizon Chase》一上來就講說,我要挑戰賽車遊戲的極限。它的畫面很有特點,採用鮮明濃郁的 2D 場景畫面,搭配全新的 3D 渲染技術,完美復刻了 80 年代風格的經典賽車遊戲。

horizon-chasee-app-scr-20151221

 

《Horizon Chase》與《狂飆賽車》(Real Racing)這一類的賽車遊戲大相逕庭,不追求擬真的駕駛感,反而尋找賽車中那種純粹的快感,那些「不真實不科學」的遊戲設定,再配上 80 年代的搖滾樂,反而讓使筆者沉溺在這一場沒有盡頭的追逐中。

 

18.《Shadowmatic》

非常驚豔,一款基於投影畫面與手勢互動來設計的解密類遊戲。

《Shadowmatic》來自於 Triada Studio 的工作室,一個專業的計算機圖形及動畫特效團隊,《Shadowmatic》也是他們第一次將自己成熟的影像引擎直接用於遊戲開發。

shadowmatic-app-scr-20151221

 

除了畫面細節感人之外,遊戲性是它最有趣的地方。如果您還記得小時候與玩伴嬉戲時經常玩的「手影」遊戲,或者「皮影戲」,那麼您便會覺得似曾相識。透過給出的物體材質、房間環境可以大概判斷目標物體的類型,再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完成這個奇妙的過程。

 

19.《Lifeline》

沒有華麗的畫面,這個遊戲的靈魂是文字對話,但卻讓人樂此不疲。《Lifeline》的整個故事線由 Dave Justus 撰寫,他曾參與 DC 經典漫畫 The Wolf Among Us(人中之狼) 的編寫。

《Lifeline》應該說是讓文字遊戲重新火紅了一把,遊戲中的時間與現實保持吻合,讓人覺得很真實。前不久,《Lifeline》的第三部作品《Lifeline: Silent Night 》也上架了 App Store。

lifeline-app-scr-20151221

 

20.《Tap Titans》

最後要說《Tap Titans》也是年初在國外大熱的遊戲,原因是因為作為一款 RPG 遊戲,它的玩法簡單得令人髮指:不停戳螢幕。沒有 HP,也沒有組合連擊,遊戲的設定就是連續打倒 10 個小怪之後在規定時間內做掉 Boss,否則就要重新做掉一輪小怪。

tap-titans-app-scr-20151221

 

所以說整個遊戲的玩法非常「粗暴」,讓人聯想到《Flappy Brid》,不過在遊戲過程中,角色也可以不斷升級、學習技能或僱傭更多的英雄。《Tap Titans》也抓住了自我滿足這個心理特點,當您看到螢幕上不斷跳出成千上萬的傷害數字時,很容易就分泌多巴胺,從而獲得滿足感了。

 

以上就是筆者羅列的 2015 年 iOS 平台上新出現的優秀產品,也算是對於個人眼中 2015 年 iOS 軟體生態圈趨勢的一點總結。

 

(本文由《36Kr》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分享和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36Kr

36氪(36Kr.com)是中國領先的科技新媒體,報導最新的網路科技新聞以及最有潛力的網路創業企業。36氪的目標是,通過對網路行業及最新創業企業的關注,為中文網際網路讀者提供一個最佳的瞭解網路產業當下與未來的科技媒體。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