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oFit 健身 App 幫助養成運動戴錶新習慣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5 年 06 月 29 日 | 分類 APP , 穿戴式裝置
vimofit-app-best-time-to-exercise-img-top

如果您是智慧手錶的粉絲並熱愛運動健身,那麼一款專業的智慧型手錶 App 想必不僅能讓數據記錄變得更容易,也省去了您購買其他智慧裝置的支出。



喜歡在室內健身?不妨先試試 VimoFit

市面上有不少能追蹤使用者室外健身運動的 App,它們利用 GPS 定位追蹤您跑步或是騎行。然而卻沒有工具來追蹤使用者的室內健身活動情況。

有許多健身追蹤器,智慧手環希望解決 GPS 在室內不工作的問題,它們聲稱可追蹤您全天的活動,但實際上只是一個 UI 花哨的計步器。

「在美國,只有 30% 的人喜歡在戶外鍛鍊身體,另外的 70% 更喜歡室內健身。」

創辦人劉桓先是向 36 氪分享了一組數據。

根據他的觀察,在美國的 Gym 中有 10 % 的健身者會在運動時帶著手機,而且主要是為了聽音樂。無論手機 App 是否支援這些數據的監測,但把它揣在懷裡還是挺彆扭的。

基於 3:7 的比例,從多如牛毛的健身追蹤 App 就可看出這 30 % 的戶外追蹤市場已經很龐大,相比之下室內追蹤的 70 % 市場還沒有被完全開發。

vimofit-app-auto-detects-exercises-counts-your-reps-tracks-calories-burned

(Source: VimoFit

 

VimoFit 的做法,是使用智慧手錶的內建運動感測器,來追蹤使用者的健身活動。

當您在做運動時(比如做伏地挺身),VimoFit 會自動檢測重複動作,並和已有的運動模式庫進行比較。當伏地挺身已經在運動模式庫中時,VimoFit 會自動辨識它,自動記錄重複次數,並記錄燃燒的卡路里。如果您第一次做新運動,VimoFit 會有一個簡單的訓練過程,可以很快的學習一個新動作。

VimoFit 提供了兩種模式。如果你有自己的健身計劃,它可以自動監測和記錄。 除此之外,VimoFit 也有一個引導模式,由一個私人教練提供針對個人的鍛鍊計劃,您只要按照螢幕上的私人教練示範跟著做,智慧手錶便會自動追蹤您的進程。

由於智慧錶只可佩戴在手腕上,故辨識動作的演算法需要過於的精確。

劉桓也表示:「這是我們目前的核心技術。」

fitness-tracking-beyond-pedometers-screenshot-20150629

(Source: VimoFit

 

在演算法上,智慧手錶的感測器會測試加速度並辨識動作,記錄數據和距離。也就是說 VimoFit 會根據健身房內的不同運動項目進行演算法上的微調,當舉重、啞鈴、伏地挺身等健身項目進行時,手腕的微動作便會自動辨識出來。

「我們現在可以做到支援 95 % 的室內健身項目」,創辦人劉桓對 36 氪說。

由於羽毛球、乒乓球等運動項目也可以在室內進行,扣殺、救球等動作,都和手腕有很大關聯,但 VimoFit 目前還沒有開放對這些運動的支援。

「我們打算逐漸開發,支援更多的運動項目。」

vimofit-app-vlcsnap-20141208-18h28m26s176

(Source: VimoFit

 

截至目前,VimoFit 在 Android Wear 平台上的下載量已超過了 8 萬,要知道全球搭載 Android Wear 的智慧手錶銷量也只有 100 萬支左右。

劉恆表示,Google 在 App 商店給推薦欄位和當做對外的優秀專案演示,是這個下載量的「幕後推手」。

在他看來,目前 Apple Watch 的使用者黏著度還不夠大,而且平台體驗一般,蘋果限制了第三方應用,讓 App「跑起來」的很慢。

相較於有著 1 萬左右每日活躍使用人數的 Android Wear 版本,已上架 App Store 的 VimoFit 還處在除錯階段。

劉桓認為穿戴式市場今年會迅速增長,有消息稱,Apple Watch 在前兩個月售出了 280 萬支。這個銷售速度比第一代 iPod、iPhone 和 iPad 都要快。雖然現在 Apple Watch 和 2007 年 iPhone 的體驗幾乎相同,但這才剛剛開始。

除此之外,VimoFit 也有將演算法整合到智慧手環的打算。劉桓認為,在運動和健身之間存在不同的產品需求,劇烈的運動需要在器材或是裝置上的智慧,而健身則更關注量化和監測。

 

(本文由《36氪》授權轉載;首圖來源:VimoFit

延伸閱讀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分享和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36Kr

36氪(36Kr.com)是中國領先的科技新媒體,報導最新的網路科技新聞以及最有潛力的網路創業企業。36氪的目標是,通過對網路行業及最新創業企業的關注,為中文網際網路讀者提供一個最佳的瞭解網路產業當下與未來的科技媒體。
關鍵字: , ,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