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 Vive 體驗,初識虛擬實境沉浸感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5 年 11 月 29 日 | 分類 穿戴式裝置 , 遊戲主機 , 電子娛樂
htc-vive-experience-first-meet-immersion-of-vr-01-part-36kr

Oculus Rift、三星(Samsung)Gear VR、Sony PlayStation VR,各國內外的虛擬實境(VR)頭戴式顯示器已經不少,體驗過的人也很多,然而他們大多提到了紗門效應、可視角、頭暈等幾個問題,離想像中的身臨其境還差一點點。唯獨 HTC Vive 目前仍舊稀少,但體驗過的圈內人士都說效果很不錯,有人甚至表示:「沒有體驗過 HTC Vive,不足以談 VR」。



筆者最近也在宏達電(HTC)邀請下親身體驗了一下 Vive,不得不說,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這就是想像中的真正沉浸感。

體驗在一個大概 20 平方公尺的房間進行,房間兩個對角天花板上吊裝了一對攝錄鏡頭一樣的雷射底座,中央放了一把椅子,椅子上放了頭盔和手把,頭盔透過傳輸線和房間一角的一台桌上型電腦連接。

steanvr-logo-with-htc-vive-01-36kr

 

體驗開始時,工作人員首先讓筆者做在椅子上,幫忙佩戴頭盔。佩戴頭盔時,並不需要摘掉眼鏡,佩戴上之後,也不需要進行瞳距或焦距的調節。

剛戴上頭盔時,手把還在地上。環顧四周,看到自己處在一個網格牆壁組成的白房子中,低頭能看到邊緣發光的虛擬手把模型放在地上,位置和戴頭盔之前看到真實手把所在的位置感覺是一樣的。

之後工作人員把手把給筆者。雖然看不到真實世界中的手把,但虛擬白房子中手把的位置感覺和真實世界是一樣的,能看到地面上兩個手把被人拿起來並送到自己手附近(雖然只能看到手把在動),也毫不費力的接過了它們。之後,椅子被移走,筆者站在房間中央準備體驗。

Demo: “the Blu Encounter"

正式體驗 Demo 共三個,互動性逐步增加。第一個是 the Blu Encounter,WEMO 工作室製作。這個示範在 Oculus 上和 Gear VR 上都有對應的應用。內容都是自身站在海底一艘沉船的甲板上,有一堆海魚在四周遊來游去,同時還有大鯨魚從身邊擦身而過。周圍時不時向自身游來的魚群讓自己總想拿手把去驅趕它們。大鯨魚經過時,還認真觀察了下它皮膚細節和光澤。這個 Demo 可以做的事情不多。

 

Demo: “Portal 2 Atlas"

第二個是《傳送門》的 Portal 2 Atlas,由 Value 工作室製作。自己站在一個機械感十足的小房子裡,在語音提示下,先把手把伸到指定位置,按住手把補充能量、按住手把開關抽屜。之後進來一個壞了的機器人,零件展開在面前讓筆者維修,按住手把上下移動,手把處的零件也會跟著相應旋轉。可以隨意拖動,並各角度觀察他們。

20151125182809-01-36kr

 

如果沒有完成修理機器人的任務,所有零件都會散落一地。然後工作室的面板被拆開,只保留腳下踩著那塊。四周的房間被巨大的機械臂換了整遍,一側衝出一個巨大的機器人,著實嚇了一跳。

當然,這種體驗難以用語言表達清楚,透過國外玩家錄製的體驗影片,大家可以感受更深一些。

 

Demo: “Tilt Brush"

第三個 Demo 是 Tilt Brush,讓自己在可以在空中繪畫,可以理解為空間版畫圖或 Photoshop。在自己面前是一個近似黑暗的空間,筆者左手虛擬手把的四面有 4 個浮空的工具面板,包圍住了手把,分別提供選擇畫筆,選擇顏色,編輯,設定等功能。大拇指在手把上滑動可以選擇切換面板。

20151125185338-01-36kr
20151125185350-01-36kr

 

右手手把是畫圖的,按住手把後面的按鈕拖動,就可以在空中繪畫,畫出來的圖案與畫筆形狀有關。畫筆的樣式有一般筆刷、彩虹、發光粒子、發光帶、彩雲、楓葉等各式各樣。右手大拇指滑動可以調節畫筆的大小。畫出來的圖形是飄在空中的,從不同角度去看不一樣。願意的話,也可以用畫把自己包圍起來。

把右手手把朝向左手手把的工具面板,可以看到虛擬手把上發出一束光指向工具面板,光指到的工具會自己突出出來,如果自己要選擇這個工具,按下右手手把的按鈕就完成了。

工具面板裡,還有一個拍照的圖示,筆者用上面的方式選擇了它,此時,右手虛擬手把旁邊出現了一個取景框,就像相機一樣。試著用這個 「相機」 給自己畫在空中的畫拍了張照。然後看到工具面部裡有個刪除,試了一下,眼前的畫頓時全沒了。

據 HTC 介紹,迪士尼前首席動畫大師 Glen Keane 用 HTC Vive 繪製了美人魚,見下面影片。

 

總結

剛開始時,筆者還帶著疑問刻意去觀察畫面,確實達不到手機螢幕顯示那麼細膩,但之後注意力不自覺的都被吸引到場景和內容上,紗門效應、可視角度、眩暈這些在體驗時根本沒去注意。虛擬空間裡物體給人的距離感非常真實,距離近物體就像是真的就是在眼前。

Demo 的互動設計也很自然。在房間走動時,傳輸線對行走還是有一定影響,走到虛擬房子邊緣時,空中會出現一道牆提示不能通過,不用擔心撞牆。

總的來說,真實的距離感和自然的人機互動,想像中的沉浸感就是這個樣子。美中不足的是,這套系統的體積目前還是有點大,個人想在家裡佈署起來還不是很方便。

體驗後與 HTC 工作人員交流,得知年底將發表的版本與目前體驗的版本還是有所不同,至於更多細節,HTC 工作人員沒有透露。

 

(本文由《36Kr》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分享和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36Kr

36氪(36Kr.com)是中國領先的科技新媒體,報導最新的網路科技新聞以及最有潛力的網路創業企業。36氪的目標是,通過對網路行業及最新創業企業的關注,為中文網際網路讀者提供一個最佳的瞭解網路產業當下與未來的科技媒體。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