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銳個人評測者 MKBHD 不久前上傳了自己的《Tech of the Year》年度評測影片,詳細對比 iPad Pro、Surface Pro 4 和 Google Pixel C 三款不同平台的旗艦平板。
「二合一」(" 2 in 1 “)這個曾經不被看好的概念在 2015 年集體被 Wintel 之外的平台借鑑,並且毫無例外地都複製了 Surface Pro 的產品形態和組合:銀灰色金屬一體成型機身、可分離的薄膜鍵盤、配上觸控筆,再加上明顯大於前代平板產品的螢幕……
支架方面
Google Pixel C 展現出 Pixel 團隊(Chromebook Pixel 即出自他們之手)不輸於競品的設計能力,平板部分透過磁力和鍵盤連接。鍵盤內建有附加電池,連接時可為平板無線充電,但使用方式是三款平板裡最複雜的。因為支架鉸鏈特別牢固,螢幕可開啟角度很大,是三款產品裡最接近筆電的。
iPad Pro 的鍵盤設計更類似 Surface Pro 的 Type Cover,使用孤島式短鍵程鍵盤,手感接近新 12 吋 MacBook:這一點優劣見仁見智。但支架部分的摺疊方式並沒有很好指示,需要熟悉一段時間,開合角度也只有固定一個,而磁吸和一體支架的缺失,讓它成為三款產品裡最不穩定的。
Surface Pro 是唯一一款採用機身內建支架設計的產品,可以在 0 到 160 之間無級調整角度。新 Type Cover 按鍵間距拉長,觸控板相比前代擴大 30 %,在之前的 The Verge 評測中編輯評價它提供「類似 MacBook 觸控版」的體驗。
輸入體驗
使用體驗是 Pixel C 上市後幾乎被每一家試用媒體詬病的點,甚至連業界老好人莫博士(Walt Mossberg)也毫不掩飾地提出這個缺陷。因為 Android 本身的藍牙連結機制,Pixel C 很容易出現需要鍵盤輸入時丟失第一次點擊的問題,常用快捷組合鍵也並不在所有常用 App 之間通用,Google PinYin 拼音輸入框在多數情況下不會跟隨輸入游標。另外,Pixel C 配有的鍵盤上除了全域搜尋鍵之外並沒有返回和多任務鍵,使用者需要頻繁在鍵盤和螢幕觸控之間切換。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Android 系統回應緩慢的問題,在自家旗艦平板上也沒能解決。
iPad Pro 整體 UI/UX 都針對觸控深度最佳化,多任務切換、內建 App、第三方獨佔應用和遊戲,大多未對平板佈局和鍵盤輸入做出調整,但鍵盤帶有 MacBook 中常見的 Command、Option 和 Alt 等功能鍵;Safari 和系統全局快捷鍵也與 OS X 部分同步。
Surface Pro 執行的是桌面版 Windows 10,鍵盤和系統功能都很完整。新一代 Type Cover 加入了 Menu 鍵和獨立的 Fn 鎖定鍵,使用 F1 – F12 和其他功能鍵都更快捷。不過 MKBHD 原版測試影片中未開啟 WIndows 10 的 「平板模式」,認為系統未對觸控做出最佳化。開啟平板模式後,Windows 10 所有應用會預設全螢幕,任務列自動隱藏,關閉 App 不需要點右上角的「 X 」,按住標題欄下滑關閉即可。
有趣的是,Surface Book 上市時被媒體提到的螢幕顫動問題,在 Pixel C 和 iPad Pro 中均有出現,嚴重程度相當甚至更甚,而因為支架設計的關係,Surface Pro 反而無須擔心。
觸控筆方面,Google 投了棄權票;蘋果 Apple Pencil 的鼻尖較硬,在 iPad Pro 的螢幕上使用會有打滑的現象;Surface Pen 的筆尖較軟,且提供共四種替換筆尖以用於不同場景。此外,Surface Pen 電池提供一年續航,而 Apple Pencil 的充電方式比較……
應用生態
MKBHD 舉了一個很生動例子:對於需要筆記型電腦的專業人士而言,Pixel C(Android 平台)僅有功能精簡且停止更新的 Photoshop Express;在 iPad Pro(iOS 平台)有較完善的行動版 Photoshop Fix;而 Surface Pro (Windows 平台)有全功能且針對觸摸和觸控筆輸入最佳化的 Photoshop 和其它 Adobe CC 套件。
然而至於行動 App,Android 包含第一方應用在內都幾乎沒有對平板佈局做出最佳化,iPad 平台因為 iOS 的優勢獨佔優質 App 最多,Windows UWP 剛起步,雖然平板佈局支援尚佳,但常用 App 缺失讓它幾乎無法作為平板使用。
結論
綜合上述,其實三款產品都處在一種中間態,雖然他們都極力地希望一款輕薄產品,輔以行動應用來取代筆記型電腦,但終究還是 Wintel 組合在這方面更加完善,但 Surface Pro 的續航、重量和體積方面在易攜性上並不算出眾。
(本文由《36Kr》授權轉載;首圖來源:Marques Brownlee on YouTube)
延伸閱讀
- 超可攜生產力筆電平版頂點 Surface Pro 4 開箱測試 (i5/8G/256G)
- 該不該買史上最大的 iPad Pro?它可以符合你的工作需求嗎?
- 提高平板生產力,Android N 將支援分螢多任務
36Kr
更多關於 36Kr 的文章 (所有文章)
- 不看臉只憑聲音?《Rolltape》App 主打社群語音通訊 - 2016-04-26
- 穿戴式硬體商 Zepp 發表足球感測器,搭配《北看台》錄製業餘比賽 - 2016-04-21
- YouTube 推全景直播服務,Coachella 音樂節上首次亮相 - 2016-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