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像 Magic、Operator、GoButler 這樣的私人服務助手十分火紅,只需要發則簡訊或者訊息,就有人滿足您的需求。目前,這些服務依賴的都還是手機。隨著 Apple Watch 開賣,Fetch 把這樣的服務帶到了 Apple Watch上。當然,他們也有手機 App。
使用者只需要點開手錶上的 App 圖示,語音告知需求,這個需求就會被訓練有素的各個領域的員工認領。舉個例子來說,我想預訂張北京去深圳的機票,我可能需要先點開 Apple Watch 上 Fetch 的 App 圖示,然後告訴它「我想預訂張北京去深圳的機票」。我的需求被 Fetch 後台專門做旅行的員工分析了,然後在螢幕上以文字的形式回饋告知我「好的, 國航今天下午 3 點北京飛往深圳的航班XXXX,1000 元人民幣」。我只需要按一下下方的「Book Now」按鈕,透過 Apple Pay 或者 Stripe 付款。Done!
目前,Fetch 的主要業務包括:訂餐、購物、送花、捐贈、訂票、安排行程等。與其他私人秘書服務一樣,Fetch 也在與 Postmates 、 Instacart 這樣的同城快遞服務商合作,目前接入的服務商包括:按需提供家政服務的 Homejoy 和 Handybook,按需提供乾洗服務的 Washio 和 Rinse,以及提供食品外賣的 DoorDash、Caviar、GrubHub 等。
雖然理念上很類似 Magic、Operator,但在獲利模式上則略有不同。Magic 額外收取「小費」,Operator 目前則不太看重獲利。Fetch 則向合作夥伴收費,具體收費價格暫未確定。此外,下個月還將開通收費的增值服務,響應速度更快,同時會增加個性化服務。
前幾天,Pebble 的資料工程師給我講了一個有趣的應用場景,講的是 Pebble Time 上將如何做 Uber 的 App。他們設想的是:智慧手錶調用使用者的日曆資訊,在日程裡發現下一個行程,提前檢視地圖,提醒使用者是否叫車,而無需使用者再手動操作叫車。
在我想來,這個細節不僅改了手錶的互動,其實也改變了對於手錶的定位。不論是作為智慧手機的第一螢幕還是第二螢幕,智慧手錶都是沒有前途的。它應該是一個新的品類,有全新的使命和功能。穿戴式的屬性、接近人體的佩戴位置,都使得它有機會成為一個私人的助理。Fetch 想做的,其實也是這個。
不過,最近私人服務助理的 App 越來越多,Fetch 在 Apple Watch 上能做的事情,其他家也能做。估計 Fetch 接下來的競爭壓力也不會太小。而在中國,小公司要做整合各項服務的平台,估計也沒有大公司來得容易。
延伸閱讀
- Apple Watch 正式上市,應用商店已上架 3,000 款 App
- 如何在 Apple Watch 上完成複雜操作?或許 IFTTT 和 Workflow 能幫你
- 與 iPhone 版互動!Evernote 筆記應用程式將與 Apple Watch 同步推出
36Kr
更多關於 36Kr 的文章 (所有文章)
- 不看臉只憑聲音?《Rolltape》App 主打社群語音通訊 - 2016-04-26
- 穿戴式硬體商 Zepp 發表足球感測器,搭配《北看台》錄製業餘比賽 - 2016-04-21
- YouTube 推全景直播服務,Coachella 音樂節上首次亮相 - 2016-04-21